電纜故障測距方法選擇
電纜故障測距是故障測尋最關鍵的一步,也是故障測尋核心環節。電纜故障測距經過以下發展過程。
20世紀70年代前,世界上廣泛使用電橋法及低壓脈沖反射法進行電力電纜故障測距,兩者對低阻故障很準確,但對高阻故障不適用,故常常結合燃燒降阻(燒穿)法,即加大電流將故障處燒穿使其絕緣電阻降低,以達到可以使用電橋法或低壓脈沖法測量的目的。燒穿方法損傷電纜絕緣,現已很少使用。
20世紀80年代之后出現了高壓脈沖法,該方法無需將電纜燒穿,測試速度大大加快,有了明顯的進步。該方法根據加壓方式的不同分為直流高壓閃絡法(直閃法)和沖擊高壓閃絡法(沖閃法)。而根據記錄放電脈沖波形方式的不同,又可分為電流法和電壓法,其中電壓取樣法可測率高,波形清晰易判,盲區比電流法少一半,但接線復雜,分壓過大時可能危及人及儀器。電流取樣法接線簡單,但波形干擾大,不易判別,盲區大。兩種方法目前是國產高阻故障測距儀的主流方法。電流法和電壓法基本上解決了電纜高阻故障問題,在我國電力行業應用十分廣泛,且應用經驗十分豐富,但是儀器存在盲區,特別是近端故障。
電纜故障測試儀沖閃波形圖
到了90年代,發明了二次脈沖法測試技術。因為低壓脈沖準確易用,結合直流高壓源發射沖擊閃絡電壓,在故障點起弧的瞬間通過內部裝置觸發發射一低壓脈沖,此脈沖在故障點閃絡處(電弧的電阻值很低)發生短路反射,并將波形記憶在儀器中,電弧熄滅后,復發一正常的低壓測量脈沖到電纜中,此低壓脈沖在故障處(高阻)沒有擊穿產生通路,直接到達電纜末端,并在電纜末端發生開路反射,將兩次低壓脈沖波形進行對比較容易判斷故障點(擊穿點)位置。
綜上所述,電纜故障測距大致可分為電橋法和脈沖法兩大類。脈沖法又分為低壓脈沖法、直流高壓閃絡法、沖擊高壓閃絡法、二次脈沖法。
Copyright ??西安光大百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陜ICP備19014074號-1
全國服務電話:13991193588 ? 傳真:029-89288537
公司地址:西安市科技路8號凱麗大廈